(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80多个村民正在高速缝纫机前缝制帽子。江苏省泗阳县王集镇花井村党支部书记胡栋告诉记者,捷锋帽业与村里联手办厂,加工的帽子远销海外,不仅助力村民就业增收,也促进了村集体增收。
村集体有钱了,为民办实事有了底气。近3年,花井村拿出30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村道铺上了柏油、架设了路灯,改造了公园健身广场。正在广场晨练的村民张富超满脸笑容:“村里的变化可大啦,住着越来越舒心!”
像花井村这样的“村企联建”模式,已成为泗阳村级集体收入的新增长点。泗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学红介绍,近年来,县里引导村企联建共同发展,充分挖掘村集体资源和优势产业潜力,把车间搬到村头,把产业立在田间,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目前,全县215个涉农村居村企联建率达到100%。
村集体如何增收?泗阳各村共成立了20多个劳务合作社、物业服务公司和建筑服务公司,承接社区、园区、景区的建设、物业等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每天清晨,临河镇大兴社区32名物业服务人员,分头前往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企业打扫卫生。社区党总支书记于康礼介绍,社区利用靠近高新区的优势,成立了物业服务公司,为高新区53家企业提供保洁等服务,去年为村集体增收20.5万元。
村级经济能否持续增收,领头人至关重要。穿城镇颜圩村党委书记颜晓舟,带头创办家庭农场,牵头成立花卉产业合作社,建成了“陌上花开”“七彩多肉”等设施花卉基地,带动260多个村民家门口就业,月薪3000多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0余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泗阳县委书记马伟介绍,近年来,泗阳县委开展“头雁竞飞、村村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发展“引擎”作用,创新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产业发展、资产参股等多元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集体年收入低于50万元的村子,采取县领导、县直机关、乡镇、企业“四包一”的方式结对帮扶,确保实现“今年全县村均经营性收入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目标。
集体鼓钱包,带动村民富口袋。爱园镇幸福村盘活废弃厂房,招来纺织项目,村集体收入今年有望翻番,五六十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李晓玲感慨地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家门口上班,月薪四五千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这日子我知足!”依托标准化厂房出租和集体土地流转,临河镇杨集村近三年累计分红206万元,300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近7000元。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车间搬到村头 产业立在田间
-
1至7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4%和7.9%
-
河南推动医养康养融合发展
-
“卡努”加速北上,台风蓝色预警持续!强降雨来袭
-
魔兽争霸项目世界冠军 TeD 化身大魔王 比赛冠亚季军奖分别15000元
-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走访东华科技
-
08月10日嘉兴干茧为156000元
-
象山:巡视整改助推成品油市场经营稳定有序
-
英睿达新款X10 Pro 1TB版上架 799元 4TB版本2399元
-
8月15日起崇明这条步道禁止社会车辆通行
-
美图宜肤联手iPad商务套装登陆京东企业苹果专区
-
个人信息泄露,公安部抓获行业“内鬼”2300余名
-
中兴通信股票(中兴通讯股票分红)
-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有专科专业吗
-
游戏《装甲核心6》已预载:8月25日发售
-
总台记者观察丨伸向古巴的“幕后黑手”
-
玉柴YCR280旋挖钻机助力习水十二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施工
-
首次突破15万人次北京大兴机场单日旅客流量创新高
-
玩啤消夏·2023温江啤酒美食季启幕
-
垃圾分类手绘画一等奖(垃圾分类高手画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