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套120立方米多层绝热超低温储罐日前通过验收。这标志着CPECC在大容量超低温储罐设计以及建造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超低温储罐是天然气综合利用、氢能、CCS/CCUS等新能源新业务领域的关键设备之一,对保障液化气体工厂整体工艺稳定运行、提高工厂产品存储能力、降低超低温介质运输装车时间、减少产品损耗和能耗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大容量超低温储罐成为大型超低温液化气体工厂、集散中心和储备基地标配的关键设备。
当前,国内超低温储罐大多为10立方米,此次通过验收的120立方米多层绝热超低温储罐储存能力提升了11倍。大容量超低温储罐的设计制造存在罐体跨距大、温差形变显著、支撑结构复杂、绝热优化难度大、国产超低温阀门资源少、超低温焊评条件苛刻、套合精度要求高、抽真空周期长等一系列技术难点,国内在大型超低温储罐方面缺乏设计、制造经验,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解决超低温产业链中储存和运输等技术卡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成立了重大科技专项课题,CPECC积极参与相关技术研发,组织成立近绝对零度大容量超低温储罐技术研发团队。CPECC华北分公司、CPECC第七建设公司分别成立超低温研究中心、储运技术研究所等研发机构,第七建设公司装备制造分公司为研发此产品量身定制了超低温装备制造基地。
国内民用液氢产业发展几乎是零基础——缺需求、缺技术和缺法规,产业处于从0到1发展阶段。2021年国内三项液氢国标更是正式实施打响产业发展发令枪,然而国内民用液氢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标准管理法规的缺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氢云链获悉,日前,交通部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包括包括65项行业标准项目、6项部门计量检定规程项目。其中氢能产业相关标准共一项:《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文件指出,项目完成周期原则上不得超过18个月,计划完成周期为18个月的项目原则上不允许申请延期。液氢相关标准也开始逐步完善,而随着国企对于前沿技术储备的增加,国内民用液氢市场也将逐步开始步入上升期。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中石油国内首套120立方米超低温储罐通过验收
-
央行近期会降准降息吗?
-
巴斯夫创迈思携最新近红外传感科技及生物识别技术参展 CIOE2023
-
逆水寒手游法场疑云奇遇攻略 具体一览
-
坐标重庆!中国石化获天然气重大突破
-
citywalk翻译中文什么意思
-
新天绿色能源(00956.HK):8月11日南向资金减持152.2万股
-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提早落实防御措施 防范台风“卡努”造成作物倒
-
携手重建家园——河北涿州灾后恢复见闻
-
3家企业保留国字号荣誉
-
古城首个!预计10月竣工
-
双脚跑出“长安三万里”,古城西安“潮”运动点燃夏夜
-
工业大麻概念股冲高 德展健康、塞力医药涨停
-
海鸥住工:已承接部分旧改项目 目前接单金额较小
-
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新数据 新看点)
-
青海省能源局组织召开2021年新能源配套储能项目推进工作会
-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01071.HK):8月11日南向资金增持108.6万股
-
女子称坐高铁遇前排大爷偷拍,从座椅缝隙中用手机屏幕偷窥,当事
-
人脑工程概念拉升 创新医疗涨停
-
中国快递公司掀起港股“上市潮” 背后有何“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