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10日是“河南一号”卫星发射一周年。当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南一号”卫星的投入使用情况。
“河南一号”卫星是一颗推扫式成像光学遥感卫星,2022年8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投入运行。
该卫星主要负责对地观测成像,通过搭载在卫星上的高分辨率相机对地“拍照”,影像分辨率为米,路上的车辆甚至地面上的一些动物都能在拍摄的照片中清晰可见,是太空中的“千里眼”。
一年来,“河南一号”卫星影像数据和产品应用十分广泛。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杜清华介绍,在自然资源领域,利用“河南一号”等卫星影像成果,河南先后保障了稳定耕地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10多项工作的开展,涵盖了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矿山监管、执法督察等主要业务领域。
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方面,河南充分发挥“河南一号”卫星高分辨率、高时效优势,对土地利用业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和预警。一年来,河南利用“河南一号”卫星影像完成了全省千余宗疑似闲置土地的内业核查和实地核实工作,消除了闲置土地500余宗。
在生态环境领域,利用“河南一号”卫星亚米级影像成果,河南完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在财政和审计领域,利用“河南一号”等多源卫星数据成果,结合农作物物候期,河南解译提取全省小麦、水稻、玉米等农险标的作物的种植分布,监测作物长势,对承保、理赔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评价,发现不实承保和理赔问题,规范承保机构行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并保障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高标准农田审计等工作。
在应急领域,在今年河南省小麦收获期遭遇“烂场雨”期间,综合利用“河南一号”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气象卫星等数据,结合无人机航空摄影,对全省小麦受灾情况进行了综合监测评估;当前,正值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高发期,“河南一号”卫星协同国家公益卫星、“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能够持续对地观测获取不同类型遥感数据,能够为灾情评估、应急抢险、灾后重建提供精准、客观的依据和支撑。
下一步,河南将深度挖掘“河南一号”卫星数据价值,打通延长数据生产应用服务链条。(完)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河南一号”卫星发射一周年 多领域应用成效显著
-
不离村 不离家 武汉试点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
2023商用密码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
就业快讯 | 陕西出台政策加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
-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
“暑”不尽的快乐!开在家门口的托管班“托”起童心 “管”出安
-
8月6日,烟台航标处圆满完成2023年夏季换标任务
-
竞价结果公示
-
永吉:重创新 抓实干 推进高质量发展
-
大护甲5号父母意外险有限制地区吗?好处有哪些?
-
河北武强:“流动科技馆”里体验妙趣横生
-
倒计时⑧天|医学引领 教育赋能·皮肤全屏障修护研习论坛即将开
-
中信建投:预计欧洲2023年电车销量310-320万辆
-
一起酒驾牵出7名公职人员违规接受宴请案
-
纸箱的一般材质和特殊材质(纸箱材质分类)
-
好莱坞罢工持续 第75届艾美奖颁奖典礼推迟至明年1月
-
科技帮扶团交出亮眼“井冈答卷”
-
《2023中国黄河旅游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
“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玲龙之心”吊装成功
-
联想s400怎么样 联想s400笔记本价格及简介 联想s400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