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日喀则8月10日电 题:西藏日喀则扎西吉彩:让非遗“特技”在新时代展现新活力
中新网记者 贡桑拉姆
(资料图)
“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一点左边的青稞,向上撒三下,再抓一点右边的糌粑,向上撒三下。”吉祥切玛、青稞酒、哈达……西藏日喀则市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简称扎西吉彩)厂长拉巴琼达,身着一身庄重的藏装,正向到访的采风团记者介绍藏族传统习俗。
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扎西吉彩社区。近日,当记者走进扎西吉彩“四合院式”的加工厂时,厂里的匠人们叮叮当当地打制银器、铜器,雕工精细,图案别具一格。
“扎西吉彩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拉巴琼达告诉记者,扎西吉彩的金银铜打制技艺传承有过曲折,但从未失传,“起初的产品,主要为宗教用具”。
截至目前,扎西吉彩生产的产品共有四大类,即民族特需用品、宗教用品、古建筑装饰品以及旅游产品,彰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宗教特点。同时,不断为社会免费培养技艺能手,有效推动了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
多吉次仁的舅舅曾为扎西吉彩的老匠人,总在舅舅膝下玩耍的小多吉,也成为扎西吉彩的“常客”。2013年,多吉次仁初中毕业,次年他便“侄承舅业”正式在扎西吉彩学习技艺。
“在厂里多劳多得,只要足够勤奋,收入还是挺好的。”如今,多吉次仁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希望传承好这门技艺,提升自己的经济收入,“将来供两个孩子读大学”。
“近十年来,国家先后投入105.5万元(人民币,下同)用于扎西吉彩非遗项目保护及传承人发放补助。”拉巴琼达称,扎西吉彩的产品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如今的产品也不再是单一的佛教用品,而是随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进行生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记者从日喀则市文化局获悉,近十年来,各级财政对该市非遗资金投入达720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以扎西吉彩金银锻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个、代表性传承人5名,自治区级32个、传承人20名,市级65个、传承人41名。
“现在的扎西吉彩发展很好,希望得到更多的扶持。”对于扎西吉彩未来的发展拉巴琼达告诉记者,该厂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原则,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将创新发展和广大民众需求结合起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展现新的活力。(完)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西藏日喀则扎西吉彩:让非遗“特技”在新时代展现新活力
-
常德城投40亿元私募项目在深交所受理
-
纳指期货涨超1%
-
保障见习生合法权益需要打出“组合拳”
-
八旬老人赡养难!辽源西安法院调解到村头
-
上线即约满!暑期博物馆研学火爆,创新课受青睐
-
平顶山高新区遵化店镇为8名大学生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
-
赵悼襄王是昏君吗?他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
工匠汇·上海工匠|丁任:主刀手术万余例 显微镜下展绝技
-
吉林扶余:全力迎战洪峰,确保群众安全
-
甩开7-11和全家,罗森中国向万店迈进
-
“数康师”在国内首次亮相
-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
UC浏览器,好用了19年
-
iPhone查找怎么添加设备 iphone查找怎么添加设备耳机
-
即日起恢复!上海人期盼已久的出国游,第三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国
-
“黑马”晋级增亮色 流派纷呈展活力
-
农业农村部召开防台风防倒伏工作推进视频会 进一步部署防范台风
-
封面评论|9名医务人员联名举报科主任,“医疗事故”和“医疗事
-
雅致的意思形容人(雅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