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速
发布日期: 2023-08-10 23:01:5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经济参考报》8月9日刊发文章《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速》。文章称,8月8日上午,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哈密—重庆工程”)开工,这是我国今年开工的第4条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是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在8月6日,我国西部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青海哇让抽水蓄能电站,以及玉树果洛二回330千伏线路工程、丁字口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也拉开了建设的帷幕。

今年以来,一批能源重大项目有力推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正酣,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继续提升,特高压、储能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相关资料图)

“新型能源体系是以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为目标导向,以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为有力支撑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具备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等特征。”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哈密—重庆工程起点的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镇,一片戈壁滩上,工程车辆轰鸣声不断,工人忙碌作业,配套电源项目的基础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

据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新东介绍,该工程总投资286亿元,接入配套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1020万千瓦,支撑性煤电400万千瓦,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助力新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开工仪式上获悉,2025年这条输电线路建成后,每年将汇集超360亿度电,输送到两千多公里以外的重庆,对于保障巴渝大地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8日开工的还有位于重庆市丰都县的栗子湾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继蟠龙抽水蓄能电站之后在重庆建设的第二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计划新建4台35万千瓦可逆式发电机组。这个“大号充电宝”双倍调节能力达280万千瓦,可进一步优化重庆电网电源结构,发挥灵活、可靠的储能调节能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业内人士指出,这两项战略工程的开工建设是今年以来我国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

放眼全国,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黄河上游、河西走廊正在形成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依靠丰富的海上风力资源,山东半岛、长三角等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正在打造;而以西南地区水电基地为依托,川滇黔桂、藏东南两大水风光综合基地也正在加紧建设。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新能源完成投资占比接近四成。截至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

新能源要送得出、用得好,能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跟得上。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全容量投产,金上—湖北、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进入土建施工阶段,一大批500千伏网架加强工程稳步实施……今年以来,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尤其是特高压建设迎来新一轮高峰期,年内特高压直流开工规模有望达历史最高。

国家能源局日前在答复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正组织开展“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及滚动调整工作,按照国家关于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总体部署,开展输电方案研究论证,初步认为在甘肃巴丹吉林沙漠基地新增布局一回输电通道送电四川具备可行性,可实现西南、西北水火互济,优化四川电源结构。下一步,将统筹全国电力流优化布局,研究近期陇电入川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条件具备后将积极推动实施。

在孙传旺看来,随着《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实施,“十四五”和“十五五”时期外送电力将达到150吉瓦和165吉瓦,特高压输电设施尤其是直流通道将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从更长远看,随着碳中和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对清洁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大,特高压直流将保持高强度建设。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储能也是关键一环。今年6月底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联合发布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目前我国已纳入规划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量约8.23亿千瓦,已建、核准在建装机规模达到1.7亿千瓦。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同样持续快速增长。据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1-6月,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伴随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上涨,储能、特高压仍有较大增长潜力。孙传旺建议,未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强化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夯实电网对能源保供支撑作用的同时,要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数智化转型,增强能源系统弹性韧性。(记者王璐、杜刚)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速

  • 董菲:清洁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

  • 读者来信 | 雨后,小区井盖随水浮起!街道办、居委会、物业公

  •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人民法院违规冻结微信

  • 孝子守恒定律被证实:Uzi落败WBG 山泥若跳反为小虎和Lqs加油

  • 孙颖莎樊振东都获胜!国乒内部比赛结果出炉,陈梦等和男球员对战

  • 东鹏特饮才是饮料界的“小米”

  • 房产早9点速评 | 李嘉诚7折抛售香港新楼盘;北京部分业主卖房

  • 波浪式和渐进式慢牛在路上丨南财号联播

  • 财付通修订《微信支付运营功能服务协议》 明确风险管理措施

  • 7.5Gbps!骁龙X75创造Sub-6GHz频段全球最快5G速度

  • 六次延期回复问询函且未履行信披义务 ST起步被予以监管警示

  • 云南省加快推动大数据全产业链集聚发展

  • 报告:2025年末我国“千亿城区”有望突破200个

  • 台风蓝色预警:“卡努”将登陆韩国南部沿海 12日移入我国境内

  •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江苏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 摩托罗拉联想 ThinkPhone 手机即将支持微软 Windows 365

  • 台风“卡努”即将登陆韩国 吉林黑龙江等地有较强降雨

  • 越来越离谱!《潜行者》最大败笔,乐言又坏事了

  • 「奥创光年」获千万美元A轮融资,凯辉基金领投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