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对于职场人群来说,“久坐”更是“常态”。坐多久算“久坐”,长期“久坐”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针对“久坐族”的高发问题,如何通过科学运动,缓解身体疲劳?
“全民健身日,我希望大家都动起来!”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健康中国康复研究院执行院长武亮教授表示,按照世卫组织的建议,每周要运动三到五天,每次运动时间持续30分钟左右。动起来,才能健康起来,对全身的各个系统循环都有好处。“久坐族”更需要多运动,才能让大脑更好地休息,从而能更好地工作。
长期久坐“既累身,又累心”
(资料图)
“一般来说,每天坐姿超过6小时(可以间断),或者持续坐姿超过2个小时,这两种情况都算‘久坐’,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但是对久坐的理解也因人而异,对于一些患病人群,比如患有静脉血栓的人来说,这个时间还要缩短。”武亮说,很多研究表明,久坐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对骨骼肌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全身都有影响,更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此外,久坐还会引起全身的疲劳感,对心理健康也有影响。长期办公室久坐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因为工作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忽视了身体的一些反应;等到放松下来的时候,就会感到头昏脑涨、腰酸背痛、浑身难受。所以久坐“既累身,又累心”,不仅仅会引起身体的问题,还会引发心理的问题。
了解自身体质,运动更需个性化
研究显示,身体活动对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十分重要,可有效改善成人睡眠质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的发生。
随着全民健身的理念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还有较大的盲目性,不知道如何进行科学锻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武亮表示,个性化是科学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注意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具体包括几方面内容,一是感兴趣,才能坚持下去;二是要容易坚持,运动方式要方便。此外,还要注意运动的频率和时间、强度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之前,要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可以来专门的医疗机构对自身体质状况进行检测,并根据医生提出的个性化运动建议,康的效果又带来美好的体验。
办公室也能练的“健身操”,从头到脚动起来
针对“久坐族”的高发问题,武亮教授特别推荐了一些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帮助大家缓解身体疲劳。比如双手叩击头部,从头前部叩击到后部,叩击3-5分钟;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慢慢进行梳头动作;还可以做眼保健操,放松眼周部的肌肉,按压太阳穴、按摩耳部及周围学位;双手按压、按捏颈部肌肉,双手拍打颈部肌肉等,这些方法都是以放松为目的。
还可以做呼吸的训练,通过呼吸的控制,缓解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帮助缓解疲劳。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久坐“累身还累心”
-
5名学生相约广西看海被卷入海中3人失联,相关部门还在搜寻
-
大水源大管网宽覆盖,黔西南清清“甘泉”入农家
-
491例!7月我国猴痘确诊病例大幅增多,专家解读背后原因
-
尸王加点攻略(尸王加点)
-
孔明午评:冲高回落,希望往往在绝望中诞生!
-
创造历史!A股冲上热搜
-
7月物价运行总体稳定 需求持续改善
-
7月cpi同比上涨2.5%环比持平 7月CPI同比下降0.3% 基本情况讲解
-
中辉期货农产品板块早读日报:双粕短期调整行情,白糖稳中偏强
-
兰博基尼正在准备一款新的电动概念车
-
厄瓜多尔警方在总统候选人遇刺现场附近发现爆炸物
-
邮储银行多措并举助力夏粮颗粒归仓
-
2023澳门城市音乐节门票价格多少?附购票入口
-
【株事有理】株洲多措并举培育“慧种地”的 “新农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苹果抗逆与品质改良创新团队揭示组蛋白
-
草莓叶子边缘发黑干枯怎么办(草莓叶子边缘发黑干枯怎么办?)
-
河北:全力做好灾后复产重建 安全生产工作
-
组合拳更精准 促消费再加力
-
有整形医生暑期日均劝退3~4名未成年人
热点图集
-
1维力医疗: 公司一直持续在北美和欧洲拓展新的大客户,开发大客户定制化项目
-
2梅西主罚前移动皮球位置惹争议,球迷:这是欺骗 每个人都这么做
-
3白醋泡鸡蛋后,鸡蛋为什么变大了?
-
4两期台风叠加、强降雨地区高度重合,吉林黑龙江防汛再受考验
-
5两位股民因股票下跌在网上抱怨,被上市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
6暴雨蓝色预警:15省区将现大到暴雨 吉林等地局部有大暴雨
-
7两部门:启动“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
-
8淮安市再添一批乡土人才省级载体平台
-
9创新完善顺风出行备注机制 场站精准上车点推荐 嘀嗒出行多举措持续升级顺风车效率和体验
-
10让“夜经济”成为 城市“新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