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早晨,家住稀土高新区美室层双小区的李阿姨拎着两袋垃圾来到小区门口的垃圾分类投放站,将两袋垃圾分别投入到不同的箱柜中。
“我是2010年住进这个小区的,以前每个单元门口都有垃圾桶,夏天雨大,垃圾被浸泡,很容易流出污水,味道很大。现在撤桶之后,虽然多走了几步,但是小区环境一下子就好了。”李阿姨说。
(资料图片)
李阿姨扔完垃圾后,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把一张“绿色账户”积分卡交给了她。
在超市的积分兑换工作台前,拿着积分卡的李阿姨与工作人员核对她一个月来的积分后,兑换了食盐、酱油、醋等生活用品。
“倒垃圾的时候做好分类,就可以拿到积分,实行垃圾分类对社区、对环境都有好处,我们也得到了实惠,何乐而不为?”李阿姨拿到兑换的奖品笑着说。
和李阿姨一样,越来越多的高新区居民正通过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的新模式,践行着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记者了解到,美室层双是稀土高新区火炬路社区首个“撤桶并点”的小区。如今,居民已经习惯提前在家中将垃圾分好类,再在固定时段投放到投放点。
火炬路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郭建平表示,“撤桶并点”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大举措。之前,社区党委联合居委会召集业委会、楼栋长、物业、居民代表进行议事协商,听取各方意见,梳理难点问题,在各项保障措施到位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居民小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
“垃圾分类做得好不好与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从‘扔进桶’到‘分类扔’,从‘分类扔’到‘定时定点扔’,每一个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持久的引导和培养。”稀土高新区民馨路街道社管办主任郭俊明说。
据了解,自开展垃圾分类以来,火炬路社区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除了举办各类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展板、微信公众号等各种宣传媒介,介绍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小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准确性,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郭建平说。
从不会分、不愿分到主动分,火炬路社区作为稀土高新区最早一批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正通过扎实举措引领着绿色低碳生活的“新风尚”。
(记者:张海芳;通讯员:李宝乐;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文明实践在行动|垃圾分类积分“兑出”绿色新风尚
-
钢研纳克: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与公司发展战略,合理拓展区域布局
-
激情奔跑 健康一“夏”
-
应急管理部:所谓“地震云”与地震并无任何关联
-
8月7日国内市场糠醇报价行情整理
-
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
8月9日后安徽气温再次升高 局部最高气温38℃
-
寻衅滋事、聚众斗殴!8人恶势力犯罪团伙在安徽南陵受审
-
8月7日金诚石化石脑油价格上调
-
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丨甘肃:得天独厚资源创造无限投资潜力
-
粤高速A:公司持有广乐高速9%股权,会计核算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豪江智能: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1亿元购买招商银行理财产品
-
DNF百花加点(dnf百花加点)
-
【免费临床】帕金森病治疗新药物 奥吡卡朋 第三代强效COMT抑
-
Madison Liquidators将翻盖桌添加到在线办公家具市场
-
再次了解谷歌针对离线设备的查找我的设备网络的工作原理
-
直播预告|肥胖or糖尿病?解决不了?外科专家的办法——减重手术
-
长安汽车: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近七成
-
患者手指肌腱断裂,康复专家量身定制“手功能”恢复方案
-
市场卖的土豆越来越大,是打了膨大剂吗?会不会致癌?告诉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