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绿色船舶逐浪前行
发布日期: 2023-08-08 00:08:59 来源: 荆楚网

“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通讯员 周星亮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资料图片)

全球最大载电量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国内首艘绿色智能万吨级散货运输示范船“理航渝建1”、工信部汉江120TEU纯电动集装箱示范船“华航新能1”……多艘“国字号”船舶在宜昌船舶工业园建成下水。

8月5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枝江的宜昌船舶工业园。

“宜昌船舶工业园是长江内河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枝江高新区船舶工业园主任王旭介绍,园区9家造船企业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5家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指引下,园区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步伐,逐步从传统燃油动力船舶转向纯电动、LNG(液化天然气)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生产制造。

“偶尔接到传统柴油船订单,我们会从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建议业主单位调整生产计划,建造新能源绿色船舶。”枝江盛懋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扬说。

门吊矗立,焊花四溅。走进该公司生产区,一艘正在建设中的巨轮静卧长江边。7月13日,汉江流域首艘120标箱新能源纯电动集装箱示范船“华航新能1”在该公司完成建造、下水。

“按计划,该船将主要在阳逻港至汉江仙桃港航段运营,兼顾阳逻港至经开港航段运营。”屈扬介绍,该船配置电池驱动的双推进电机,最高设计航速18公里/小时,单程航程175公里,可装载120只20英尺集装箱,也可装载煤炭、砂石等散货。

登上“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听不到发动机的噪音,闻不到燃油味,舱内凉爽舒适。该游轮总载电量7500千瓦时,载电量全球最大,充电技术世界首创。

“‘长江三峡1’就是从这儿下水的。”宜昌鑫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启胜说,该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建平台,攻关船舶制造科研项目,提升船舶制造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与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等战略合作,构建从电池研发、船型设计,到制造交付的新能源船舶产业链条。

从传统走向绿色,从制造迈向“智造”。今年3月,国内首家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在宜昌成立,由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和宜昌市船舶检验中心共同发起。

“工作室已签约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将重点突破纯电动货运船舶技术瓶颈。”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主任梅常春说,“宜昌造”新能源船舶数量占全省新建新能源船舶的一半以上。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宜昌:绿色船舶逐浪前行

  • 美联储官员:一段时间内保持限制性立场 明年或有必要降息

  • 避暑山庄聘任李红艳为公司财务负责人 2022年公司亏损612.99万

  • 医药业面临重新洗牌!多家上市医药企业就医疗反腐公开发声

  • 信源小贷董事会秘书陈文晶辞职 2022年公司净利2201.08万

  • 集泰股份(002909.SZ):子公司拟3亿元投建“高端新材料智造基地项目”

  • 核心产品持续发力 仲景食品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 怎么穿丝袜教学(怎么穿丝袜)

  • 变“庭审现场”为“普法课堂”,“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零距离

  • 深圳坪山区石井街道:“零跑腿”穿梭巴士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无忧服

  • 未名医药:近三年销售费用率超80% 公司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障

  • 永州夜经济,从城市火到乡村

  • 8月8日“全民健身日”

  • 助力“绿荫杭城”!《杭州市林荫道设计导则》为杭城林荫道“量体

  • 炎炎夏季保通关 黄埔关助力酒精安全高效通关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拳痛击科研项目评审“打招呼”

  • 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

  • 【地评线】听·见丨灾后图书遭遇“野蛮消费”,网友们这样说

  • 上半年合作区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

  • IPO前哨丨惠科股份终止IPO:去年上半年亏损近14亿 资产负债率远

热点图集